丁杨
学术博士生导师
职称:教授
***
学院:药学院
dydszyzf@163.com
招生学科:药剂学,药学-工业药剂学,药学-转化药学
个人简介

      丁杨、博士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,现任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党委委员、药剂系主任

      国家“万人计划”青年拔尖人才(2022年),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(2024年),江苏省“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”培养对象(2022年),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(2021年),江苏省双创计划科技副总(2020年),江苏省高校“青蓝工程”优秀青年骨干教师(2018年),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“青年英才”(2019年)、中国药科大学兴药学者(2022年)等。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经皮给药专业委员会理事,中国药学会工业药剂专委会委员,中国药学会药剂专委会青年委员,南京药学会药剂与药理专委会委员,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、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评审专家、省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、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等;《Asian J Pharm Sci》和《中国医药工业杂志》编委,《Chinese Chem Lett》《中国现代应用药学》和《中国药科大学学报》青年编委等。

      研究方向与领域:1)微粒制剂研发与产业化;2)新型缓控释与速释制剂研发;3)鼻用与透皮给药系统(外用制剂)研发。结合临床需求,创新制剂与制造技术,围绕天然微粒与细胞载体、RNA药物转染与递送、黏膜与皮肤促渗等技术,从高量载药、定向递药、可控释药、优效给药等角度,推动复杂制剂成药与转化,为心脑血管、恶性肿瘤、免疫缺陷等疾病防治提供创新制剂平台。

      科研主持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1项,江苏省杰青1项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,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(子)2项,国家药典委药品标准提高专项7项,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。承担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,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,校企联合项目10余项,主持建设3个校企联合重点实验室。以第一/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、PNAS、Adv Mater、ACS Nano、Adv Sci、Nano Lett、J Control Releas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(24篇IF>10),受邀在CRS、AAPS和中国药物制剂大会等会议报告20余次。申请40余项中国专利,2项PCT,授权17项,其中,2项改良型新药已完成专利技术转让,立项浙江省科技厅揭榜挂帅项目。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技术发明一等奖(2022年),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(2018年),中国药学会青年药剂学奖(2016年),南京药学会“青年科技之星”(2019年)等。参编《<中国药典>2020版四部通则(草案)》、参与2015/2020版《中国药典》等多部国家药典委员会专著编写、10余项制剂通则及相关指导原则的增修订工作。

      教学全国高等院校药学类专业青年教学能力大赛和微课大赛2个一等奖(2017年),江苏省微课竞赛二等奖(2018年);副主编《工业药剂学》、《药剂学》、《药物制剂工程学》等6本国家及省重点规划教材,参编2015和2020年版《国家执业药师考试指南》;承担国家重点药剂学科建设,获国家一流专业(建设点)(2020年),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《工业药剂学》(2020年、2023年),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(2018年),江苏省品牌专业(药物制剂)建设工程(2015-2025年)、江苏省特色专业(2019-2023)等,获中国药科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(2/5, 2020年)。指导学生创新研究获中国(国际)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金奖、美国药学会AAPS学术研讨会Travel Award(2人次),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(3人次)、优秀指导老师团队(2023年),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创新成果、优秀壁报和优秀论文3个一等奖(2018年),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(2024年),江苏省“挑战杯”、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二等奖3次、三等奖2次(2024年、2023年、2021年和2019年)等。同时,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双创训练计划、江苏省高校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等10余项。


 

个人经历
科研项目
科研专利
发表论文
获奖成果
教材专著

研究方向

1)微粒制剂研发与产业化;2)新型缓控释与速释制剂研发;3)鼻用创新药物与改良型透皮给药系统研发。